美國黑石:投資就是做一道菜
即將成立的國家外匯投資公司日前簽下了它的第一筆投資協議。5月20日,國家外匯投資公司(籌)和美國黑石集團聯合發布消息,在黑石即將進行的全球首次公開發售中,國家外匯投資公司將投資30億美元購買黑石10%的無投票權股份,并承諾至少在四年時間內持有其對黑石的投資。
對于一家不久前才宣布要關注中國市場的私募來說,這樣的消息除了讓人震驚之外,更多的還有對黑石的好奇。是什么吸引力讓還在籌備中的國家外匯投資公司向黑石提前下注?黑石是一家什么樣的公司?走近這一龐大的金融巨人,也許一切都會變得清晰。
最大的非主流資產管理者
在許多人眼中,40萬美元絕對不是一個小數目,但在遍地流金、巨富簇擁的華爾街,40萬卻不過是一筆不起眼的零花錢。如果有人試圖憑借這點可憐巴巴的資本在華爾街扎根創業的話,無疑是癡人說夢。可史蒂夫·施瓦茨曼卻做到了——他就是如今聲名顯赫的黑石集團CEO。
1985年,施瓦茨曼與彼得·彼得森共同成立了黑石集團。
黑石這個名字是彼得森想出來的,用以紀念兩人的祖籍:施瓦茨曼在德文的意思是黑,彼得森在希臘文的意思是石。
開創私人股本業務非常艱難。“19個最有希望的投資者一個接一個地拒絕了我們,488個潛在的投資者也拒絕了我們,那真是最令人難堪的時刻……”
堅持不懈終于為黑石贏來了峰回路轉的一天。“英國保誠保險公司的副總裁加內特·基斯正在吃金槍魚沙拉三文治。那是星期五,在紐瓦克市,我根本都沒抱什么希望,”施瓦茨曼回憶,“他吃了一大口三文治說,‘我給你們1億美元吧。’我驚呆了,真是萬分感激,我知道其他人會追隨他的。”
正是這筆錢讓后來者看到了黑石的潛力。不久,通用電氣總裁杰克·韋爾奇也入伙了。黑石的第一只吸引了32個投資人,包括大都會人壽、通用電氣、日本日興證券以及其他幾個大企業的退休金,總共募集了8。5億美元。
在惡意收購非常普遍的上世紀80年代,黑石確立了一個非同尋常的規則——友好收購。這個規則一直保持到現在,黑石成了“全球最大的獨立的非主流的資產管理者”。
見證私募行業起起落落
22年來,施瓦茨曼將黑石打造成了私募、房地產和企業債務管理等綜合性金融品牌,也把自己推到了不愿剎車的快道上。如今,黑石擁有52名合伙人和750名雇員,控制著47家公司,每年有超過850億美元的收入。
今年2月7日,黑石僅動用37。5億美元的本金,便完成了對美國寫字樓房地產EOP、總額高達390億美元的“天價”收購。是次杠桿收購堪稱歷史上最大的一次杠桿收購。此后,黑石一舉成為美國最大的寫字樓業主,擁有540棟物業。
其速度之快、行動力之強足以令很多公眾公司汗顏。這在快速引入中國國家外匯投資公司一案中,也體現得淋漓盡致。
今年1月10日,黑石宣布開設香港私人股權公司,并任命香港前財政司司長梁錦松為其大中華區主管,在隨后的幾個月時間內,黑石就成功獲得籌備中的國家外匯投資公司垂青,后者向黑石下注的巨大訂單讓施瓦茨曼對打撈未來的中國市場攥緊了拳頭。